欢迎访问南昌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人才库

鄢伟超

图片1.jpg

1. 个人信息

鄢伟超,江西高安人

联系电话:13340091152(微信同号)

邮箱:yanweichao@ncu.edu.cn

办公地点: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空间大楼313室

2. 教育背景

2018.10-2019.10 斯威本科技大学 微光子学中心 光学 联合培养博士

2014.09-202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物理学院 物理学 硕博连读 物理学博士学位

2010.09-2014.07 沈阳工业大学 物理系 应用物理学 理学学士

3. 工作经历

2024.12-至今 南昌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研究员

2020.04-2024.12 南昌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4. 科研情况

鄢伟超,南昌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南昌大学高层次青年人才,教育部空间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骨干成员,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硕博连读培养,2020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18年荣幸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赞助,成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2018-2019),师从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贾宝华教授。主要从事智能光场调控前沿物理理论与技术创新开发应用研究,聚焦于探究智能光场调控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在存储、成像与探测方面的赋能应用。在Opt. Express, Opt. Lett.,APL Photonics等物理光学主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多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担任中文核心期刊《应用光学》、《量子电子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青年编委;担任第一、二、三届光学与光子学国际会议程序会员委员,组织负责第三届光学与光子学国际会议专题分会智能光场调控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

5. 人才培养

长期招收以下专业领域的学生:物理(光场调控、光学成像、光磁存储)、材料(磁光薄膜、磁化反转、磁记录材料)、信息(光学信息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光学信息通信、光学信息探测)和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自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集成学习)。带领的课题组一个多学科交叉团队,长期招收硕士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欢迎物理、光学、信息、和计算机专业学生加入。希望能和学生成为好朋友,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将获得轻松的指导环境、高水平的学术指导以及来自导师的各方面支持。本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RMIT、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深圳大学、科研院所和公司企业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交流,未来可优先推荐读博继续深造或提供就业支持。如对我们课题组研究感兴趣,请通过电子邮件将个人简历发送至邮箱:yanweichao@ncu.edu.cn。请你在电子邮件中详细说明你的各方面情况,包括专业背景、参加的与科研有关的活动、选择读研的原因、目标及未来打算等。让我们一起激情工作,快乐生活。

对学生的要求:积极上进、有目标、勤奋好学,直面困难时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对科研有一定的兴趣。

具体招收专业

(1) 学术型研究生:物理与材料学院(070200 物理学、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学院(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与计算机学院(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专业型研究生:物理与材料学院(085601 材料工程、085408 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信息工程学院(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085402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085403 集成电路工程、085410 人工智能);数学与计算机学院(085404 计算机技术、085405 软件工程、 085412 网络与信息安全)

(3) 本科生:物理、光学、信息、计算机

6. 研究方向(光场调控、光学成像、光电探测、光磁存储、人工智能

(1) 新型光场的多维度(包括偏振、相位、模式等)调控及应用

(2) 光场调控及光磁存储

(2) 奇点光场及光场拓扑特性

(3) 光场调控及光学显微成像

(4) 单光子单像素成像

(5) 数字全息成像显示

7. 课题组文化娱乐

阳光活泼、积极向上和和谐愉快氛围,组会形式多样化,分为大组会、分组专题讨论会和一对一交流会,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打羽毛球、做饭聚餐等。

阅读次数: